在公文写作能力提升交流会上的发言
来源: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
发布时间:2023-06-27 16:23:38
按照本次会议安排,现就围绕公文写作作以下交流发言。
一、公文的作用
古时候把公文比作“经国之枢机、政事之先务”。公文是国家机关,企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社会实践中,为处理公务、解决问题、互通信息、指导工作而经常运用的、具有惯用格式的一种应用文体。公文,作为体现国家意志、实施国家领导、进行国家管理和记录国家活动的重要工具,在党政机关运行中发挥着上传下达、协调左右、联动四方的重要作用。正因为公文具有以上性质和特点,就决定了公文的作用是多方面的。一是法规作用。具体地说,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文件是法律;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文件是法令;国务院通过的文件是行政法规,这三种文件的总称,叫做法规文件,法规文件都是依据《宪法》制定的,这类文件一经制定和发布生效,人人必须遵守,不得违反。二是指导作用。常见公文中的决定、意见、通知、批复等文种,就属于指挥、管理性的下行公文,主要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工作进行领导和指导,这些公文一经下发,下级机关必须执行。三是交流信息作用。下行文中的通知、通报,上行文中的报告、请示,还有作为平行文的函,都有交流信息的基本功能。一方面是上情下达,一方面是下情上报,另一方面是友邻单位互通情报。四是宣传教育作用。通报、会议纪要等文体,有着很明显的宣传教育作用,使大家明白应该确立什么立场,应该坚持什么原则,进而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、怎样做。五是凭证依据作用。上级机关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和工作通知要求等,是下级机关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;下级上报的公文,是上级决策的依据;单位内部制作的公文,是自己履行职能、开展工作的真实记录和凭证。
二、撰写公文常见问题
在具体撰写公文过程中,我们经常会遇到反复改、改反复的情况,为一次文稿的撰写能否顺利过关而绞尽脑汁,我把他总结为以下四个常见问题。一是站位不高格局不够。一份合格的公文必须是从自觉讲政治的高度和顾全局的视野而展开,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来谋划、推动工作,而这一问题经常会受限于我们思想境界的高度和思维的全局性。二是语言不精层次不明。在阅读公文时,我们经常会感叹,确实看不下去,太长了看不懂,没有形成简洁明了、言简意赅的文风,文章的主次条理不清晰、逻辑层次混乱,一切表述没有做到为中心思想服务,究其原因是对工作和文字的总结提炼还有欠缺,反复推敲、琢磨的还不深。三是内容不实论证不全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章有点“空”的意思,缺乏典型事例、翔实数据、导致文章缺乏有力支撑,这对我们日常工作的素材积累、整理、择优选用提出了更高要求,只有养成终身学习、加强储备、善于更新的好习惯,才不会“文到写时方恨少”。四是观点不明立意不深。在起草关于推进和动员某项工作文稿时,领导评价“不解渴”,往往意味着文章的问题导向不够突出,观点不够鲜明,举措不够有力,为此,我们只有坚持问题导向,紧紧围绕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统领撰写文稿。
三、写好公文的方法步骤
公文起草的核心任务是形成观点、传播思想、研究部署工作和推动工作落实落地,要想成为公文写作的行家里手就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。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。牢记公文姓“公”不姓“私”,要坚决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,提出的观点、部署的工作,必须体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,既要服从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,又要服务于领导决策,把讲政治贯穿公文起草的全过程。二是加强理论武装在指导实践上下功夫。公文起草是不断思考、不断领悟、不断实践、不断深化的过程,只有坚持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不断增强战略思维、辩证思维、系统思维,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的最终目标。三是加强调查研究在全面系统上下功夫。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,只有充分了解“上情”、吃透“下情”、掌握“外情”,为推动工作和供领导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,只有在充分做实做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才能精准施策,顾全大局。四是加强总结提炼在精彩呈现上下功夫。文稿起草大致分为堆积罗列、归纳总结、删繁就简、高度凝练“四重境界”,坚持以“大道至简”作为文稿起草的最高境界,只有不断在总结提炼上下功夫,才能总结成效、推出亮点、展现特色,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五是加强工作淬炼在超越自我上下功夫。文稿起草是一个付出体力、脑力、智力、心力的过程,必然要经历磨脑磨心,不舍昼夜的“绞尽脑汁”。归根结底,要不断地写、不断地练、不断地磨、不断地悟,在一次又一次的工作淬炼中不断超越自我,努力提升文稿撰写综合水平。
以上发言还有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,恳请大家批评指正。
(办公室 杨光徐)